□王永清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驚蟄了,地氣動了,風變得柔軟起來,漾起一圈圈暖意,撩撥得莊稼舒身展體。驚蟄最是讓人怦然心動的,“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春雨如酥,陽光明媚,蟄伏一冬的蛇蟲,伸一伸懶腰,紛紛從洞穴里爬出來。春天如漲潮的水,嘩拉拉地一路向前,誰也捂不住了。
一切都欣欣然張開了眼,向著生機勃勃進發。麥田,是一種誘惑。放眼望去,會繁衍出許多聯想。麥苗綠瑩瑩的,幾條松軟的田埂伸向田的深處,安靜地聆聽著莊稼生長的聲音。幾只鳥雀落于麥田之中,又倏忽飛起,宛如精靈,敏感、活潑。記得小時候,驚蟄時節,小孩子要拎了銅鈴,跑到自家的地里,沿著田埂,邊敲邊唱:“金嘴雀、銀嘴雀,今朝我來咒過你,吃我家谷子爛嘴殼。 ”如此一來,就會嚇住那些貪嘴的鳥雀了。
大自然開始進入了一個充滿靈動的時節。此時,桃花紅、梨花白、櫻花俏,油菜花如綾如絹,更有眾多不知名花兒競相綻放,爭奇斗艷。楊柳枝上爆出鵝黃的新芽。竹林中的春筍,如劍刺破沃土,蓬勃向上。溝壑和道路兩旁,青草也冒出了嫩綠的腦袋……驚蟄,仿佛玉女手中織的錦、畫家淡墨勾的畫,帶著花團錦簇或濕漉漉的水汽,美得雅致溫潤,美得奔放淋漓。
節令就是命令,一點都馬虎不得,懈怠不得。農諺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鄉間田頭,農人揚鞭催犁,清溝排漬,育苗施肥……一切都按照時令節氣,有序地進行著。鄉村的驚蟄,寄托著鄉村一年豐收的渴望。
驚蟄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行,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便生志。 ”意思是,春季萬物復蘇,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本要點。
作家葦岸說:“到了驚蟄,春天總算坐穩了它的江山。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切不過是春天的開場白,好戲還在后頭。驚蟄就像一本書,一旦打開,便盡情宣泄,每一個章節,都被涂抹得濃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