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齡愈長,對婚姻的感觸也就愈多。每當聽到有朋友婚姻破裂時,總是感慨不已。
??? 許多婚姻緣起于一瞬間的激情,相戀時生死相許刻骨銘心,那時他們之間的愛都是真的。然而感情破裂,常常是因為一些家居瑣事。曾經見過有位妻子鬧著要和丈夫離婚,原因不過是丈夫在她看愛情劇時打鼾,記不得結婚紀念日,過生日時不送自己鮮花或生日卡。盡管那位丈夫人品學識俱佳,上進心強又沒壞脾氣,但這位妻子卻覺得生活如同嚼蠟。雖然她也拼命勸說自己去盡心愛丈夫,可不知怎么的就是找不回婚前那種浪漫的感覺。在這樁感情糾紛中,究竟是丈夫不夠溫柔體貼,還是妻子太過挑剔,實在很難說清楚,或者可以說是二者都有過錯。
??? 其實,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希望婚姻能天長地久。然而婚姻卻如圍城,很多人拘泥于城內一隅,看不清楚城外人也看不到自己,一味地追求轟轟烈烈大悲大喜,最后,以至于朝合暮散。我常想,如果那些婚姻思變的人們什么時候完全戒除了功利、浮躁的心態,多些寬容少些猜疑,以平常心對待婚姻時,肯定又是一番滋味,我們身邊也不乏復了婚且過得非常幸福的例子。從這種角度來看,婚姻大約又有點像酒,只有存放時間越久,品味越仔細,才能真正找到其中純正、平和、含蓄、醇美的味道。
??? 讀古代典籍,最愛漢代的古詩十九首。在那戰亂頻繁、饑荒遍地的年代,“牽衣頓足攔道哭”已成為別離夫婦的尋常故事?!靶行兄匦行校c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面會安可知……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忽復道,努力如餐飯”。每閱至此,我就非常感動。我不曾經歷過顛沛流離,饑寒瘟疫,生離死別,這難道不值得我感謝嗎?難道非置身于困苦的環境里,才能那樣唇齒相依,寒暖記在心頭?才能體會到夫妻間濃濃的感情?
??? 李白曾寫過“天地者,萬物逆旅,百代之過客。滔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句子。是?。“贇q光陰七十者稀,人生短短數十寒暑,茫茫人海之中兩個陌生人相遇相識已屬不易,能結為夫妻就更難得,相親相愛還來不及,又有什么愁怨、煩憂解不開呢?不是有句俗話,同船過渡八百年修行。連同舟渡河都是修行八百年的緣分,那么結成今世夫妻,前生又該修行多少年呢?還是樂府詩集中《漢饒十八冊·上邪》說得好: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古人用結發作結婚解,意指原配。蘇武有詩曰:“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古人這個比喻太形象了。結發猶束發,從小處看,夫妻相互結發是一個莊重的儀式。從大處看,這何嘗不是一種誓盟,約定此生富貴如意相依相守,貧賤寒苦不離不棄的誓盟?
??? 婚姻是由牽扯不斷的愛與怨堆砌而成,如同花枝,春去秋來花開花落,但枝總在。惟枝在花才有開有落,既然結發,又何必在乎花開花落?記得有一首歌名叫《結發就是一輩子》,意境多美?。〗Y發就是一輩子!
張世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