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排左起第四人系作者。
??? 1970年10月,全國掀起大力宣傳學唱樣板戲的高潮,寧津縣長官鎮黨委(當時叫人民公社)聘請南皮縣劇團鼓師劉俊升老師、張俊青夫婦及武行教師張會岐來長官街選撥人才,成立長官公社毛澤東思想業余文藝宣傳隊。
??? 白天文宣隊員們在生產隊參加勞動,晚上在老師的指導下集中排練,當時的條件確實很艱苦,沒有道具就自己動手做,沒有演出服就自己縫,燈光不夠就把自家的馬燈拎來,那場面真是亂得熱鬧、喜慶。在那個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我們這支文藝宣傳隊是很引人關注的,每名隊員也為能參加這樣的隊伍而感到自豪。
??? 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們很快排演了現代京劇《紅燈記》、《沙家浜》全場,《龍江頌》、《紅色娘子軍》、《智取威虎山》選場及選段,為增加演出劇目我們還排練了呂劇《都愿意》、《半邊天》、《娶女婿》及河北梆子 《渡口》、《夫妻排戲》,為配合當時的形勢,我們還編排了群眾喜聞樂見的西河大鼓、天津快板、山東琴書、表演唱等節目。
??? 利用農閑和勞動的間隙,文宣隊為本公社和周邊其他公社的群眾巡回演出,并經常為縣革委召開各種會議作表演助興,同時抽出時間遠到東光、南皮、樂陵為當地群眾表演節目。還多次參加德州地區文藝調演,為地區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演出節目,積極參加縣團部組織的為修河民工慰問演出。
??? 1973年德州地區京劇團下鄉拉練駐長官公社一個半月之久,在田富振、王文娟等各位專業老師精心指導下,我們的演藝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為此,新華社記者進行了專題采訪,并在國家報刊上發表文章,山東人民廣播電臺進行了錄音報道。
??? 此照片是1972年2月18日慶祝寧津縣黨代會勝利召開演出時,在縣城照相館拍攝的。二排左起第四人為公社書記李長新,右起第三人、第七人為宣傳隊負責人劉少余、張國林。
??? 彈指一揮間,一晃40年過去了,當初的孩童都已過了不惑之年,如今已有8位伙伴遠赴天國,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依稀能聽到他們那悅耳的琴聲和優美的唱腔。2011年正月初九,為追憶40年前的情景,原宣傳隊負責人(現任長官街社區書記)劉少余和退休干部張國林組織并主持了一次40年大慶演唱活動,原宣傳隊員從全國各地趕赴前來,大家歡聚一堂,即興登臺獻藝。雖說我們這些人大都已過花甲,有的已步耄耋之年,可我們對戲曲的愛好卻絲毫不減,唱戲已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 如今,我們每周兩次都要集合到社區文化大院切磋技藝,唱上幾段,過把癮。許多鐵桿粉絲也前來捧場,他們之中既有我們的同齡人也有天真無邪的孩童。粉絲的熱情讓我欣喜,感動之余,我立志要一直唱下去,只要還有一絲氣力,就要為群眾送去更多歡樂,為家鄉的文化建設出一份力,做一份貢獻。
□李寶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