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九九重陽由于和“久久”同音,自然就有了長壽的內涵。國人對此節日歷來有著十分特殊的感情,古詩詞中也有不少歌詠重陽的詩詞佳作,從充滿濃濃雅韻的詩情畫意中,我們可以遙望到古人在重陽之日意境高遠的生活圖景。
??? 王維留給我們的那首名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道盡了千載離人的心聲:“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創作此詩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雖然對當時熱衷仕途的士子有極大吸引力,但對一個青年游子來說,畢竟是在舉目無親的 “異鄉”,豈能不“每逢佳節倍思親”?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重陽節有登高和插茱萸的傳統習俗。
??? 其實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金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可以舒活筋骨、健身祛病。登高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藥王孫思邈曾說:“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 ”南宋韓元吉寫道:“今日我重九,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 ”重陽節的另一個重要標志是茱萸,它的果實可以做中藥,有溫中理氣之功效,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解除兇穢,以招吉祥”,因此茱萸又有個雅號叫做“辟邪翁”。
??? 李清照有首《醉花陰》詞有云:“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當時,婚后的她獨處深閨,其夫君趙明誠在外做官,夫妻不能團聚,李清照回想昔日歡愉時光,凄然獨對重陽節濃重的秋色,她把眉間的情意凝于筆端,妙筆留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妙詞。
??? 《醉花陰》中提到的“黃花”就是“菊花”,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過故人莊》中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之語??梢娫谥仃柟澙铮p菊和喝菊花酒也是傳統習俗。菊花雅號“延壽客”,是長壽名花,“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菊因此成為強大生命力的象征。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我國釀制菊花酒的歷史悠久,《西京雜記》記載:“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人淡如菊的陶淵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之說。由于菊花能疏風除熱、消炎解毒,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 品讀了歷代文人墨客歌詠重陽的詩詞,領略了重陽節的傳統習俗,你是否會感慨秋日天空下的普通一天竟蘊含著如此豐富的神韻。九九重陽日,我們不妨登高遠望、插茱萸、賞菊花、飲菊酒,借機在喧囂之外尋找一下自我,不也是一件饒有興味的事情嗎?
□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