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吳楊)
“這三人的身份證號碼怎么會完全相同?”“張某已死亡,為什么還領著養老金?”日前,夏津縣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在開展虛報冒領惠農惠民補貼資金專項監督時,通過對民政、社保、培訓機構、服刑人員等方面近20項數據進行比對,發現了不少問題和疑點。
“咱們通過大數據比對,并與審計部門協作配合,從海量數據中發現了一些深層次問題。這些問題很隱蔽,很難用慣常的辦法發現,大數據給我們戴上了‘顯微鏡’,提高了發現問題的能力。”夏津縣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監督作用,注重在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深度上下功夫,融合運用清單式、嵌入式、駐點式、下沉式、智慧式監督方式,從具體問題、具體事項入手開展專項監督,集中火力、查清查透,實現小切口解決大問題。提升運用大數據助力監督執紀的效能,積極與民政、人社、公檢法司等部門協調,啟動數據共享比對工作機制,針對養老社保、就業培訓等方面專題化研究“大數據”監督模式,探索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的有效機制,真正讓數據“開口說話”,由表及里實現精準監督。
通過數據查詢和共享比對,紀檢監察組發現在養老社保、就業培訓補貼資金等工作中存在作風不嚴不細致、就業培訓騙補等方面的問題,并立即按程序開展調查。截至目前已立案1件,給予誡勉談話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