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閻潤珍通訊員陳偉偉)
近日,寧津縣人民醫院婦科主任劉進、副主任唐文平帶領醫療團隊為一位患者進行宮腔鏡手術,整個過程在超聲監視下進行,不僅取出了“移動”的子宮肌瘤,而且保留了肌瘤表面的內膜,最大限度減少了患者的損傷。
據了解,劉女士從2022年9月來月經后出血不止,有時量多有時量少,20多天了還是不干凈,2個月前來到該醫院婦科就診。彩超檢查發現,子宮后壁有一個肌瘤,約3.6*2.4cm大小,貼近內膜,但未壓迫內膜。這種肌瘤叫3型子宮肌瘤,一般不影響月經。考慮月經失調,給予藥物治療,但停藥后再次出血,而且出血量多,持續不止。近日,她再次來醫院就診,復查彩超發現:上次后壁的肌瘤向內移位,約1/3面積突向宮腔,壓迫內膜,肌瘤變成了2型,這樣的肌瘤一般會引起月經的異常:周期縮短,經期延長,月經量多等表現,需要手術治療。
對于這樣的病例,手術方式的選擇也很有講究。如果做宮腔鏡手術,經過自然腔道,沒有切口,創傷非常小,患者幾乎沒有痛苦,但肌瘤大部分在肌層內,需要在宮腔鏡下一點一點將肌瘤從“坑”里挖出來。這種手術難度大,風險高,非常考驗手術者的水平。
經過術前討論,劉進決定為患者行宮腔鏡手術治療,陰道流血很快停止,月經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