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王志冕通訊員張敏)4月27日,武城縣老城鎮東屯村村民徐東升正在富民苗木合作社灌溉補水,這里種植的蒲公英已經發芽了。“一期種植面積約15畝,預計今年能收3茬,去除成本后可獲利8萬元。”他說。
這是東屯村“共富工坊”書記項目。今年以來,該村黨支部先后考察了富硒葡萄種植、土地規模化種植、蒲公英種植等項目。經過多次調研考察以及村“兩委”商議和黨員群眾決議,最終選擇種植蒲公英。“蒲公英管理簡單,易于收割,并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等,有利尿、緩瀉等功效,是藥食兼用的植物。”東屯村黨支部書記孫太仲說,他們領辦的富民合作社與武城縣遠景苗木合作社簽訂了協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合作,遠景苗木提供技術支持,村合作社負責經營。蒲公英收獲后,由專人赴河北安國中藥材批發市場銷售,年底時按三七比例分紅。到了蒲公英采摘的時候,還能為30多名農村婦女提供就業崗位,每人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
老城鎮黨委書記王連深介紹,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該鎮探索開展了“共富工坊”書記項目,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增收。“‘共富工坊’以黨建為統領,整合各方資源、動員各方力量,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的社區工作品牌。”他介紹說。
今年以來,老城鎮堅持黨建引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開展“黨建融合推進”為主線,強化黨建工作“書記抓、抓書記”的思想,精耕細作“書記項目”黨建品牌,凝聚合力推動鄉村振興。目前,前楊村創建了水運錦豐黨建共同體,利用村內的6間閑置樓房,建設了來料加工式共富工坊。村集體牽頭對接太空沙、彩泥加工等業務,16位村民參與加工,每人每月可增收1200元、村集體每年增收2萬。盛豐昌運黨建共同體與山東土發集團德州分公司就土地規模化流轉進行洽談,韓寨村“空心村”整治項目有序推進、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