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38座智慧糧倉護糧有方
◆總倉容達19萬噸 ◆倉內溫度濕度可實時監測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王岳琪通訊員康石磊)6月15日傍晚,齊河縣大黃鄉袁李村種糧大戶張延兵將晾曬的最后一堆小麥裝車后,心里踏實了。“今年還是把麥子賣到焦廟鎮糧食服務中心去。”張延兵說,“那里收購價格高,去年俺家100多噸的麥子,比市場價多賣了3000來塊錢?!?/p>
作為全國超級產糧大縣,2022年,齊河由國有企業齊源集團投資5億元,在15個鄉鎮建設16處糧食綜合服務中心,配套建設5000噸智能化恒溫糧倉38座,總倉容達19萬噸。通過應用“物聯網+智能化”儲糧技術,實現糧食庫存低溫、低氧、低能耗,在全國產糧大縣中率先實現烘干倉儲設施鄉鎮全覆蓋,節糧減損入選全省鄉村振興優秀案例。
在齊河縣糧食烘干倉儲指揮中心,透過操控平臺上的液晶顯示屏,可以實時監測從卸糧進倉到烘后出料再到糧倉儲藏的各種關鍵數據。大屏幕上,全縣38座糧倉內外實時情況一覽無余。
“我們通過PLC工業控制系統,實現糧食入庫、儲存、出庫全環節智能化作業?!饼R源集團下屬企業齊源綠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糧倉負責人趙京介紹,糧倉內分布著多個傳感器,隨時對糧堆中的溫度、濕度等進行監測,如果出現高溫預警,可以遠程操控開啟通風閥門降溫,讓倉內糧食溫度保持在25℃以下。
烘干和儲存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齊河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算了3筆賬:一是減損賬,齊河縣通過推行糧食代烘干、代加工、代儲存、代清理、代銷售服務,實現糧食從地頭直接烘干入庫,減少損耗;二是經濟賬,烘干后的糧食比一般糧食價格每公斤高三四分錢,還可儲存起來擇機銷售,增加收入;三是節約時間和人工成本,有利于農戶將精力從晾曬中解放出來,搶抓農時進行夏種夏管。
齊源集團通過村集體領辦的合作社與農戶簽訂糧食種植和收購協議,以高于市場均價收購農戶糧食,再統一烘干、倉儲,構建起糧食供種、種植、收獲、倉儲、加工、銷售全鏈條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體系,既補全糧食產后服務短板、實現糧食生產全鏈條服務,又為縣內及周邊糧食深加工企業提供充足的高品質原糧,實現國企、社會企業、村集體和農戶四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