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至2007年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下基層、訪農家、上海島、進企業,深入調查研究、系統思考謀劃,傾力擘畫“八八戰略”,以改革之道引領浙江奮力走出強省富民之路。
◇在超常規、高強度的基層調研中,習近平逐漸形成對浙江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考與布局。
◇當時調研發現,義烏的情況就好比:小孩子成長太快,而衣服太小,得“給成長快的孩子換上一件大衣服”。
◇“習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敏銳把握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科技創新思想,對浙江此后的改革發展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
◇20多年來,從提出“地瓜經濟”理論鼓勵浙商走出去“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到提出浙江“進一步發展的天地在海上”深入推進海洋經濟建設,浙江始終堅定不移對外開放,以自信自強的心態打開大門、擁抱世界。
◇“習書記讓隨行的人記錄下來。在他看來,老百姓身邊每一件生活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
◇目前,浙江地級市黨政正職中具有下一級黨政正職經歷的占58.8%;地級市黨政領導班子中,具有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或者鄉鎮(街道)黨政正職經歷的占71.4%。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鄔煥慶?商意盈?顧小立
“黨的二十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問題。”
2024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釋放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信號。
改革——無論在地方工作還是擔任黨的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對此始終念茲在茲。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2002年至2007年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下基層、訪農家、上海島、進企業,深入調查研究、系統思考謀劃,傾力擘畫“八八戰略”,以改革之道引領浙江奮力走出強省富民之路。20多年來,浙江實現了由資源小省向經濟大省、由外貿大省向開放強省、由環境整治向美麗浙江、由總體小康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躍升。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吹響,如何做好這篇大文章?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的足跡,《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一路追尋習近平推進改革開放的故事,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偉力,在浙江“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改革生動實踐中,汲取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信心和力量。
位于杭州市的之江實驗室智能網絡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在運用自主研發的芯片光學封裝技術對大規模光交換芯片進行封裝測試(2022年6月23日攝)黃宗治攝 / 《瞭望》
謀定繪藍圖
全省生產總值達到82553億元,以占全國1.1%的土地、4.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6.5%的生產總值;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23年和39年居全國各省區第一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15%……
2024年3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浙江專場,吸引了不少中外媒體關注的目光。發布會上,浙江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用一組組鮮活詳實的數據,展示“八八戰略”實施以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八八戰略”,是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經過系統思考謀劃后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浙江省域改革與發展的頂層設計與戰略指南,指引浙江開啟了省域現代化先行探索。
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做好頂層設計,必須開展廣泛深入的調研、認真聽取各方建言。
這一點,習近平一以貫之。
2002年11月20日,中央任命習近平擔任浙江省委書記。在履新后的頭兩個多月里,習近平到市、縣(市、區)和省直部門調研的時間超過50%,幾乎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
一份份日程表,顯示著習近平“步履不停”的浙江足跡:2002年12月15日,周日,在杭州市蕭山區調研;12月20日,周五,這天起用四天時間先后去了寧波、臺州、溫州;12月28日,同樣利用周末時間,到金華、衢州調研……
曾任浙江日報社記者的周詠南,參與報道了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的很多調研和會議活動。他說,充足的調查研究,為“八八戰略”的誕生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超常規、高強度的基層調研中,習近平逐漸形成對浙江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考與布局。2003年7月,浙江省委正式提出了“八八戰略”重大戰略規劃,進一步發揮八個方面的優勢、推進八個方面的舉措,指引浙江走出改革創新開放圖強之路。
20多年來,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八八戰略”,推動之江大地發生系統性、整體性的精彩蝶變。
如今的浙江,在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示范先行。“現在回過頭來看,從‘八八戰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很多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都可以在浙江大地找到源頭。”周詠南說。
游客在浙江安吉余村的綠水青山間參觀(2023 年 8 月 11 日攝)翁忻旸攝 / 《瞭望》
敢為天下先
“你好”“Bonjour”“Hola”……互聯網上熱傳的一段視頻里,來自金華義烏的老板娘張吉英無縫切換各國語言,如數家珍地介紹自家商品。
在義烏做了多年雨傘生意,張吉英從沒想過,自己可以流利“說”出那么多種外語。支撐她的,是義烏國際商貿城推出的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型和新升級的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臺。
作為浙江改革開放的重要標識,義烏國際商貿城以敢拼敢闖的勇氣打造出一個“世界超市”。這個營業面積超400萬平方米的商貿城,集聚了7.5萬家商戶和210萬種小商品。打“創新牌”、吃“改革飯”,成為義烏發展的最大動力與底氣。
改革,就是要以巨大的勇氣和決心,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這一點,習近平擔當在前。
改革開放之初,發端于民間的商貿活動讓義烏這個浙中縣城迅速發展起來。而到了本世紀初,義烏小商品貿易面臨嚴峻的競爭形勢,市場交易額徘徊不前,粗放型貿易模式讓義烏發展陷入瓶頸。
2002年12月,剛從福建調任浙江兩個多月的習近平便來到義烏調研。受義烏行政級別限制,銀行不能設立分支機構;在義烏的金華海關辦事處僅有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進出口通關功能……面對義烏“成長中的煩惱”,習近平開始思考義烏發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的良方。
幾次陪同習近平在當地考察的義烏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政回憶,當時調研發現,義烏的情況就好比:小孩子成長太快,而衣服太小,得“給成長快的孩子換上一件大衣服”。
在習近平親自推動下,2006年11月14日,浙江下發《關于開展擴大義烏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對義烏實行史無前例的擴權,總共下放131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義烏市政府一時被外界稱為“中國權力最大的縣級政府”。
把脈問診,開出良方。習近平將義烏的發展概括為“‘莫名其妙’的發展、‘無中生有’的發展、‘點石成金’的發展”。這既是義烏發展經驗最精辟的總結,也是浙江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最生動的注解。
數據顯示,民營經濟創造了浙江67.2%的生產總值、71.7%的稅收、80.2%的進出口、87.5%的就業、96.9%的經營主體,民營企業為浙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浙商總會會長、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經濟始終關心關注,營造良好環境,幫助民營企業家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外商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選購(2024 年 5 月 31 日攝)黃宗治攝 / 《瞭望》
勇闖深水區
組建國家級科研平臺3個,主持承擔國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項目1500余項,獲得授權專利661項,開展產業核心技術攻關354項,智能感知與柔性微系統等20余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走進位于嘉興的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展廳內的一項項成果顯示著該院成立20多年來所取得的長足發展。“如果沒有習書記當年的謀劃與推動,研究院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發展成績。”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院長黃開勝說。
改革,就是要勇闖深水區,抓住問題的“牛鼻子”。
這一點,習近平身體力行。
本世紀初的浙江,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但“大院名所”卻不多,一流高校、科研機構的數量與兄弟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為浙江發展引入“超級大腦”,下好科技自主創新“先手棋”,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2003年3月17日,在全國兩會緊湊的日程安排中,習近平抽出時間重返母校清華大學,真心誠意地希望促成浙江與清華大學的合作。同年12月31日,浙江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約共建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
2004年3月,習近平來到嘉興,特地去看研究院的選址。站在一片空地上,習近平同科技人員聊了許久,暢談浙江乃至全國的科技工作,暢想科技發展的未來。臨別時,習近平懇請大家暫時克服一下眼前的困難。
2005年4月10日,研究院總部大樓創新大廈舉行奠基儀式,習近平親自參加,并與時任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一起為大樓揭牌。
3年后,研究院總部大樓落成,科研管理團隊建立起完整架構,規模穩步擴大。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的探索實踐,是浙江加快建設自主創新大省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浙江大學不斷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與中國科學院共建院所遍布全省各地市。高規格創辦之江實驗室、西湖大學等科研院所,浙江科技教育勇闖深水區的成果不斷涌現,創新成為引領浙江發展的第一動力。
如今的浙江,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正在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習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敏銳把握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科技創新思想,對浙江此后的改革發展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首任院長周海夢說。
大門永打開
東海之濱的寧波舟山港,塔吊林立,巨輪穿梭,集卡來來往往,碼頭裝卸繁忙。2023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超13.24億噸。
“寧波舟山港能有今天的發展態勢,與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作出的重大決策密不可分。”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陶成波說。
改革,離不開高水平對外開放。
這一點,習近平高瞻遠矚。
21世紀初的寧波、舟山兩港,雖處同一海域,使用同一航道,但港口的管理運營“各自為戰”,岸線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多次到寧波調研。在充分了解一線情況后,他意識到,整合寧波港和舟山港資源,實現寧波-舟山港一體化,是面向未來的必然趨勢。
2005年12月20日,寧波-舟山港管委會掛牌。習近平在掛牌儀式上說,實現寧波、舟山港一體化,有利于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促進中國沿海港口的良性互動。
2006年1月1日,“寧波-舟山港”名稱正式啟用。2006年12月,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突破700萬標準箱,習近平親自到場,啟動了第700萬箱起吊按鈕。2008年11月,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標準箱。
2015年9月,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隆重揭牌,原寧波舟山兩港實現了實質性一體化。在國家的經濟版圖中,地處南北和東西航道交匯點的寧波舟山港,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發展戰略在此匯聚,地位舉足輕重。
寧波舟山港的發展,是新世紀浙江擴大對外開放歷史進程的縮影。20多年來,從提出“地瓜經濟”理論鼓勵浙商走出去“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到提出浙江“進一步發展的天地在海上”深入推進海洋經濟建設,浙江始終堅定不移對外開放,以自信自強的心態打開大門、擁抱世界。
如今的浙江,重點推動開放型經濟水平、雙循環戰略樞紐地位、制度型開放體系“三個再提升”,打造高能級開放大省。實踐證明,必須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開放合作創造新機遇,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一切為人民
走進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遠山如黛、深林如墨,鳳林港溪穿村而過,一邊是通過智慧農業信息平臺統籌管理的水果大棚,另一邊是鱗次櫛比的小洋樓,“村咖”、民宿、潮玩店接連映入眼簾。
讓人難以想象的是,20多年前這里還是個臟、亂、差的經濟薄弱村,流傳著“好女不嫁下姜郎”的民謠。說起下姜的“翻身記”,村民們不約而同提到習書記。2003年至2007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多次來到下姜村實地考察,無數次擔當了下姜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改革,最終目的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這一點,習近平初心如磐。
下姜村村民姜祖海,對當年的場景歷歷在目。他回憶,當時老百姓提了不少建議和期盼,包括建沼氣池等,“習書記讓隨行的人記錄下來。在他看來,老百姓身邊每一件生活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
按照習近平的指示,村里迅速停止礦石開采、開展污染整治,通過種植中藥材等實現增收,努力實現優質高效、錯位發展。近年來,先富起來的下姜村,與周邊行政村抱團組建“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黨委,共同打造“共富聯盟”,開辟了一條以下姜村為龍頭、多村統籌協作的鄉村振興之路。
“把城鄉發展作為一個整體,科學籌劃、協調推進,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動的發展格局”,習近平在《之江新語》中這樣寫道。“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城鄉協調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亦寫入了“八八戰略”。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20多年來,浙江努力縮小區域城鄉發展差距,認真處理好城與鄉、山與海、內與外的關系,持之以恒實施“千萬工程”、山海協作工程、對口支援幫扶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一縣一策”支持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推動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加快繪就“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新畫卷。
發展為了人民,始終堅持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由全民共享。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浙江持續推進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所得、病有良醫、老有康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讓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眾,向著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使命穩步前進。
杭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學生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鎮鎮頭村為村民即興演出(2024 年 6 月 15 日攝)徐昱攝 / 《瞭望》
當好“勤務員”
盛夏時節,在浙江的廣大城市與鄉村,黨紀學習教育正在火熱進行中。黨員干部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對照黨規黨紀查不足、深挖思想根源找癥結,努力做到在紀律上管得住手腳、在干事上甩得開膀子,不斷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中心工作的強大動力。
改革,需要忠誠干凈擔當的執行者。
這一點,習近平久久為功。
習近平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之江新語》中有一篇題為《要“干事”,更要“干凈”》的文章,其中寫道:“領導干部更要懷著強烈的責任感認真干事,懷著如臨如履的心態保持干凈”。
2006年,在浙江長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盧福祿涉嫌受賄案中,對于查還是不查,相關部門出現了分歧。其中一種觀點認為,企業有三萬余名員工,本來經營就不景氣,若是“一把手”再落馬,會影響社會穩定。
關鍵時刻,習近平一錘定音:如果這個案子已經到了一定的節點,我們既要考慮社會穩定,也要考慮反腐敗工作的推進,不能片面地不追責。
既要嚴管,也要厚愛,尤其是對于基層干部。習近平在《之江新語》里寫道,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深入了解廣大基層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對他們的工作要多理解、多支持,對他們的生活要多關心、多幫助。
浙江省委組織部干部綜合處處長彭正說:“浙江連續多年實行鄉鎮干部待遇一般高于縣級機關同職級干部20%以上的政策,把鄉鎮(街道)公務員監督考核優秀等次比例提高到20%。”
用人是最好的激勵導向。在干部使用上,浙江注重向身處改革發展主戰場、經過艱苦吃勁崗位歷練、長期扎根基層一線的干部傾斜。目前,浙江地級市黨政正職中具有下一級黨政正職經歷的占58.8%;地級市黨政領導班子中,具有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或者鄉鎮(街道)黨政正職經歷的占71.4%。
浙江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謝志遠說,推進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領導干部是關鍵。多年來,浙江致力于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樹立更鮮明的用人導向,形成更合理的梯隊結構,營造更濃厚的擔當氛圍,構建更完善的監督閉環。
20余年彈指一揮間。
之江大地,在改革開放鮮活實踐中不斷創造新的發展奇跡。莽莽神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路上持續書寫新的時代篇章。
時代浪潮奔涌向前,改革者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