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孫向林 通訊員 牛平 苗菁 “口”字加一筆是什么字?是不是字?4月3日,家住運河經濟開發區的一位市民丁先生,因為上幼兒園的孩子拿回家作業上的一道題較起了真,甚至與園方發生言語沖突,最終在運河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的調解下事情才得以平息。
然而,針對丁先生提出的問題,現場老師和其他家長卻沒有爭論出一個所以然來。
[家長質疑]“口”字加一筆是什么字?
“‘口’字是方方正正的,加上一筆根本不叫字,你們說的‘中’字,中間的方框不是‘口’字,那是長方形,俺能分得清。”3日上午9時左右,在運河經濟開發區一家幼兒園的門外,丁先生蹲在地上,手拿一截粉筆,正在與圍著他的其他學生家長爭論,丁先生顯得格外激動。
原來,丁先生的孩子在這家幼兒園上學,前一天孩子拿回家一張“試卷”,其中一道題問的是“口”字加一筆是什么字?看了這題,較真的丁先生認為題目設置有問題,這是在誤導孩子。于是,他帶著“試卷”就找到了幼兒園的老師與之理論,這期間,不少送孩子的家長也加入到爭論的行列。
“日”“曰”“中”,不少家長給出了這幾個答案,但較真的丁先生稱,盡管他上學不多,按照題目的要求,這三個答案都不對,他認為“口”字從形狀上說是正方形,而這幾個字加“橫”或者“豎”之前是長方形;其中一位家長表示,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想象。
[記者核實]字典里確實查不到相應字
一時間,大家的見解和勸說都不能說服丁先生,而他本人也感覺很矛盾,也想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記者找來了商務印書館印刷的《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進行進一步查驗。在部首目錄,記者查到了兩個與“口”有關的部首偏旁,按照讀音來說一個讀kǒ u,另一個我們常說的大口框“囗”讀:wé i古同“圍”或者guó古同“國”。
確實,按照丁先生的理解,記者在兩個相關偏旁部首下檢字表中,都是從二畫開始查檢,并沒有查到丁先生理解的相關字(“口”加一筆是什么字)。
對此,記者又采訪了德州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語言文字方面的專家李景升教授,他認為,如果單從書寫規范上來說,“口”字加一筆沒有這樣的字。但是,他認為這道題出題者的本意應該不在此,更多的應該是想培養孩子的一種聯想思維,讓孩子的思維多元化、多層次。家長的這種質疑精神可以理解,也值得表揚,但作為學前孩子的教育來說,還是不要太過于限制住孩子的聯想思維好。
[幼教老師]培養孩子主動求知本能更重要
對此,記者采訪了經濟技術開發區德開小學從事學前教育工作近4年的趙茜茜。從專業角度講,她認為,學前孩子的教育,如果是到了大班階段,可以適當教孩子認識一些字,這對于孩子今后的學習以及知識儲備有很大幫助,但不要強迫孩子認字;如果是處于中小班的孩子,她認為孩子的身體機能沒有發育到可以接受寫字認字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易過早開始認寫文字。
對于這個家長遇到的情況,趙茜茜則認為老師是在培養孩子的一種發散性思維,而且這種方法可以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提高孩子的認字興趣。
當然,她認為孩子家長的質疑是從字的外形和書寫規范上考慮,不能算是錯誤,只是雙方的側重點不同。至于這種教育方式會不會影響孩子今后對漢字的認知,趙茜茜則認為不必過度擔心這一點,其實,從一開始,就應該培養孩子一種積極的、向上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保護孩子這種主動求知、發散性思維、主動思考的本能更重要。
(作者:楊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