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普外科工作20余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頭頸部腫瘤、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子宮頸癌及卵巢癌的外科治療。注重臨床科研,其“皮下埋藏式藥物輸注裝置在中晚期腹部惡性腫瘤治療中應用的研究”獲德州市科學技術獎,在國家級及省級雜志發表《甲狀腺癌的診斷與治療》等10余篇醫學專業論文,并主編專著一部。
記者白天通訊員任天瑜王立燕
劉女士生完孩子后情緒低落,雖3個月過去了,她還時不時覺得心慌,控制不住時就會發脾氣。家人擔心她患了產后抑郁癥。經檢查,醫生發現她的脖子有點粗、面部輕微水腫,建議做甲狀腺功能檢查等,最終確診她患的不是產后抑郁而是甲狀腺炎。
家人不解,甲狀腺炎也會導致情緒反常嗎?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杜憲武說,產后情緒反常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因為初為人母,想盡量做好又經驗不足,加上休息少或家人支持不夠,壓力大,都可能影響情緒。不過,臨床上確實有一小部分產婦出現情緒異常與甲狀腺炎有關。
杜憲武介紹,產后甲狀腺炎,是指女性在妊娠前無甲狀腺功能異常,而在分娩或流產后一年內所發生的甲狀腺功能異常綜合征,表現為暫時性或永久性甲狀腺功能異常,無痛性甲狀腺腫大,是產后女性常見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典型的產后甲狀腺炎可表現為甲亢和甲減兩個階段,甲亢階段一般發生在產后1~3個月,也有的在產后6個月發生,主要表現為心悸、乏力、易怒、怕熱、多汗、消瘦等,之后可能恢復或轉為甲減階段。甲減階段通常表現為頸部增粗,易疲乏、怕冷、眼瞼腫,部分還可表現為情緒低落、嗜睡、反應遲鈍、精神淡漠等。
其實,產后甲狀腺炎還在妊娠期時可能就已經悄悄“潛伏”了,在生育期、妊娠期有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家族性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史的女性是高危群體。杜憲武提醒,在產前存在甲狀腺腫大,檢查發現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呈陽性者,建議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另外,在產后一年內出現疲勞、心悸、多汗、怕冷、焦慮等癥狀或甲狀腺腫大的新手媽媽也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排除產后甲狀腺炎的可能。
像劉女士這樣已經查出甲狀腺功能異常,確診是產后甲狀腺炎的,杜憲武建議盡快就醫。“一般病情較輕的多數可自行緩解,可不予治療,但如果癥狀明顯,則需根據病情發展的階段,給予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杜憲武強調,比如,在甲亢階段,可給予β受體阻滯劑、鎮靜劑等治療,一般不需要用抗甲亢藥物。在甲減階段,給予甲狀腺素治療。轉為持續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需長期服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
甲狀腺疾病為何偏愛女性?杜憲武分析,甲狀腺疾病之所以“偏愛”女性,與女性的心理性格特征、生理特征、遺傳特征都有一定的關系。
首先,女性更易受情緒困擾。其次,女性在懷孕期甲狀腺激素需求量增大,有的人就會出現妊娠期甲狀腺腫大,產后,甲狀腺炎在臨床也不少見。甲狀腺病患者中,許多人有家族史,有一定的遺傳傾向,而且遺傳女性的幾率大于男性。但它不是遺傳病,“ 沒有家族史的人也可能得。”杜憲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