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
付逢吉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長期從事普外科腫瘤專業臨床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胃腸道疾病診斷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積極開展多種新技術和新方法,提高了胃腸道腫瘤的治療效果。
記者閻潤珍 通訊員任天瑜
68歲的劉先生經常鍛煉身體,平日里很少生病,只是近幾年明顯有些發福,肚子越來越大,自認為是“將軍肚”的他也沒放在心上。今年9月初,劉先生腹部突然脹大并伴胃納差,時常噯氣,難以平臥,行走極為不便。9月28日,他來到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就診,接診他的付逢吉主任發現其腹腔存在巨大腫物,立即為其辦理住院手續。
多次會診成功切除巨大瘤體
“由于這個胃間質瘤個頭較大,囊壁厚薄不均,局部不規則形成分隔影,肝左葉受壓,胃受壓向右上移位且界限不清,胰腺受壓呈長條狀向后上方移位,腫塊與脾臟分界不清,雙腎受壓伴積水,左輸尿管上段增粗。患者伴先天性右側斜疝,由于小腸被擠壓進入右側陰囊,使陰囊像皮球樣腫大不能還納。所有情況對手術的進行都是巨大的挑戰。”付逢吉說,如此大的腹腔腫物實屬罕見,患者腹腔基本被腫物完全占據,手術操作空間非常有限。
由于手術難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可能大出血導致患者死亡,付逢吉多次召集科室全體醫生進行討論,并制定完善的手術方案,確保手術萬無一失。
10月2日,在麻醉科和手術室、檢驗科緊密配合下,付逢吉首先保護切口并放出部分囊液、探查發現腫瘤來源于胃后壁,仔細分離腫物周圍血管和粘連胰腺組織,經過四個多小時緊張有序的“戰斗”,部分胃、聯合整個脾臟、腎上腺以及胰尾并巨大腫瘤一起完整根治性切除。
術后定期復查以免復發
胃間質瘤即使在根治術后也要定期復查。付逢吉介紹,一般情況下,術后1-2年內,三個月復查一次即可;3到5年間每半年復查一次。
據了解,胃腸道的間質瘤是一種具有潛在惡性傾向的侵襲性腫瘤.可發生于從食管到肛管直腸的消化道任何部位,但最常發生于胃及小腸,此外也有發生于胃腸道外,如腹腔、盆腔、網膜、肝等部位。
胃間質瘤臨床表現除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塊者可有陽性體征,其他一般無特別陽性體征。腫瘤較小者往往在影像學及內鏡等體檢時或手術中意外發現,其良、惡性大小主要依據腫瘤大小、腫瘤細胞核分裂像、腫瘤組織浸潤程度等來確定。因此,定期體檢是排查疾病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