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德城區疾控中心副主任 王保山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在秋冬、春夏之交季節流行,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可迅速引起大范圍人群患病。 “其特點是起病急,主要癥狀有高燒、頭痛、畏寒、乏力、全身酸痛等。 ”王保山說,流感可引起肺炎、支氣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嚴重并發癥。
兒童與老人應及時接種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發生與傳播的最佳方法。王保山表示,特別適用于以下人群:5歲及以下兒童,尤其是2歲及以下的嬰兒;在校學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除高血壓)、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肌肉功能障礙、代謝病等慢性病患者;長期居住在養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復機構的人員;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婦女等。
但流感疫苗并非人人適宜接種。王保山提醒,對雞蛋和任何一種疫苗成分,特別是卵清蛋白過敏的人群;慢性疾病急性發作者;曾患格林巴利綜合征者等,不宜接種流感疫苗。發熱、急性疾病及感冒者應推遲接種。嚴重過敏體質者及其它情況宜咨詢醫生后,再行接種。
9月至11月最適宜接種
接種流感疫苗2周后,即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衛生部建議每年9月中下旬至11月期間接種流感疫苗。 王保山稱,流感病毒變異極快,每年流行病毒株種類都不相同,因此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種。
“兒童可攜帶預防接種證到轄區預防接種門診接種,成人可在轄區預防接種門診或區疾控中心接種門診接種。 ”王保山說,流感疫苗有成人型和兒童型兩種。出生不滿6個月的孩子不能接種流感疫苗,6個月至35個月(3歲以下)兒童需要接種兒童劑型疫苗。年齡超過3歲的孩子可以接種成人劑型。
預防流感要勤洗手、常通風
兒童在接種疫苗之后要注意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防止著水。接種后一天之內要注意觀察孩子體征,少數孩子會有稍許不適,如接種部位短暫的輕微疼痛、紅腫等,還有少數孩子可能會出現低燒現象,這些都屬正常現象,一般24小時之后會自然消失。如果孩子出現持續發燒、局部紅腫不消等現象,就需要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流感防勝于治。預防流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勤洗手、常通風、曬衣被,減少到處觸摸物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充足睡眠、勤于鍛煉、足夠營養;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與流感樣癥狀病人接觸 (發熱、咳嗽),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紙巾掩蓋鼻、口,之后要洗手;盡量少去人員密集通風不好的公共場所。
□本報記者石秀秀 本報通訊員程保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