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看德國專家,真是太好了。” 10月20日下午,中德口腔醫學交流暨德州口腔醫院特聘弗蘭克·里鮑格教授為醫療總監簽約儀式在德州口腔醫院隆重舉行。德州市衛生局局長崔書強出席儀式并作重要講話。山東大學口腔醫院院長徐欣為儀式致辭。德州口腔醫院院長萬少華及醫院全體員工參加儀式。
家門口來了外國專家
弗蘭克博士來到德州,參觀了德州口腔醫院,并給予很高的評價,“在某些醫療設備和醫療水平上,德州口腔醫院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參觀兒童口腔科時,弗蘭克對科室的特殊設計豎起了大拇指,稱設計充分考慮兒童的特點。
弗蘭克教授畢業于德國萊比錫大學口腔醫學專業,他潛心研究口腔醫學,并于1992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之后的幾年,弗蘭克一直從事牙科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弗蘭克來中國行醫,是因為他發現,中國的口腔醫療模式仍然非常陳舊,為了讓更多的中國人能對牙齒健康有足夠的認識,從“源頭”重視人體健康,弗蘭克教授立刻下決心幫助中國人改變這一現狀。而德州口腔醫院的目標正是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最專業、最安全、最衛生、最美觀、最舒適的口腔診療服務,這一理念與弗蘭克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便有了現在的合作。此次合作,弗蘭克博士將西方較為完善的口腔醫療模式、醫療體系推廣到中國,尤其是在打造中國老百姓自己的“私人牙醫”,為更多關注口腔健康的人們提供科學的牙齒保健方案,制定貼心的家庭式的服務。
種植牙提高百姓生活質量
在口腔醫院大廳里,記者發現一位老人走來走去,經過詢問,原來這位老人姓王,今年已經60多歲了,光口腔疾病就困擾了他幾乎20年。往年每逢牙疼,他要么吃點消炎藥,要么就要求醫生把病牙拔掉。久而久之,王先生的牙齒缺失很多,不但誘發了牙周炎,而且經常牙疼、牙齦出血,這讓王先生經常為此感到苦惱,很多東西都不能吃了,生活質量大不如前。
“我想要過一個健健康康的生活,而不是整天不能吃這不能吃那,決定接受種植牙技術。正好聽說今天德國專家要來,所以就來看看,打算‘種牙’,咱也享受一下歐洲專家的服務。 ”王先生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弗蘭克醫生介紹,現在,醫生雖不能讓人類再生一副新牙,但利用仿生學的方法研制成功了人工種植牙這種仿生器官,通過人工種植技術修復缺失恒牙后,不僅形態逼真美觀,患者感覺像真牙一樣而且可以咀嚼食物,從而提高人類生存質量。所以說,人工種植牙是科學技術進步為人類提供的第三副牙齒。對于長期受困于全口假牙固位差、咀嚼力低下的人們來說,借助口腔醫學的發展,給大家一口真正穩固的新牙,徹底解除牙齒給人民帶來的煩惱。
國際水平讓牙齒重獲“新生”
隨著種植牙技術普及,越來越受到眾多缺牙患者的青睞,在特別重視口腔健康的歐美國家,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白領,種植牙都有很高的普及率。但種植牙技術對牙齒種植的材料、設備器械消毒和醫生的臨床操作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種植牙的成功關鍵與否正受制于這些因素。
此次請來擁有30多年牙齒種植經驗的德國種植專家弗蘭克,將親自為德州市民進行種植牙手術,讓更多的德州市民享受到國際化服務與治療體驗,在傳統的基礎上,以“種植簡單化”為理念,使用期限長,僅需5分鐘,即拔即種,帶來完美的效果。這次,德州口腔醫院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邀請德國口腔專家弗蘭克博士加盟成為特聘醫療總監,此次首度試水高端醫學人才市場,開創了德州市醫療衛生行業一個重要的先河。兩者合作關系的建立,對德州乃至魯西北地區口腔醫學整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見習記者 滕璐 本報通訊員 馮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