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深熱愛眼科這個職業,做一個病人信賴的眼科專家是我畢生追求。 ”說這句話時,王秀梅透露出堅定的信念。也正因如此,她21年如一日,在眼科診療領域不辭辛苦、不斷探索,如同一位撒播光明的使者,給萬千患者帶來希望。
勤學苦練 提高專業水平
“大爺,您患上了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需要做玻切手術。這項技術我們開展得很成熟了,不用擔心。 ”在王秀梅耐心、真誠地解釋中,78歲的陳大爺安心接受手術。術后1周出院,他激動地說:“多虧王大夫,讓我重新恢復光明。 ”
來眼科就診的多為中老年人,大都患有青光眼、白內障、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眼病。對于這些疾病治療王秀梅已輕車熟路,這得益于她孜孜不倦的求學態度。
為不斷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王秀梅2001年2月至2002年8月在北京大學第一臨床附屬醫院眼科進修學習一年半。后又多次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北京解放軍總院、滬濱眼科醫院等,進修學習準分子激光治療屈光不正手術、視網膜光凝技術、玻璃體切割手術等,拓展了專業領域。回院后,她積極開展眼底病的視網膜光凝治療、玻璃體切割術、飛秒激光等,填補了醫院眼底病治療領域空白。
甘于奉獻 帶出優秀團隊
對剛入行年輕醫師教誨毫無保留;對有工作經驗的資深大夫,共同探討教學相長。
作為科室學術帶頭人和業務骨干,王秀梅深知,一個人的力量十分渺小,只有社會對他們這個眼科團體認可了,他們才會有更多的患者群,只有把聯合醫院眼科這個品牌做大做強,他們個人才能受益,而科室才會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態勢。
在醫院領導大力支持下,在全科人員不斷努力下,他們全面開展眼科技術,尤其近幾年,白內障手術從年100余例增長到年600余例,眼底激光從無到年手術600余人次,玻切手術從無到年手術100余例,飛秒激光的引進及其高難度眼眶手術也正在逐步開展,他們共同把聯合醫院眼科推向了一個嶄新高度。
積極探索 打磨精湛醫術
每次出門診,王秀梅總會接診三四十個病人,一直忙到中午12點——這是王秀梅工作常態。然而,忙碌也未使她忘記探索新技術。
2003年,王秀梅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眼科學習屈光性角膜手術,學成后回院負責準分子激光治療屈光不正手術,至今已為8000余人摘掉眼鏡。隨著科技進步、治療手段不斷提高,飛秒激光切削術成為治療屈光不正最尖端的技術。醫院2013年率先在魯西北引進首臺飛秒激光機,憑借豐富臨床經驗,王秀梅成功開展手術百余例,深得患者的好評。
不只在手術上不斷求新探索,她還積極帶領并開展科研課題研究,先后有《LASEK治療白內障摘除術后屈光不正》等5項科研課題獲市科技進步獎。她還將自己的經驗落在紙上,著書立說,并先后在眼科核心期刊發表10余篇論文。
這就是王秀梅,對工作對事業孜孜不斷探索追求。在她看來,病人痊愈后由衷的一句“謝謝”,就是對她工作的最大肯定,是她價值的體現,更是她快樂工作的源泉。
□本報記者 石秀秀 本報通訊員 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