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六月份,一個新的節氣就到來了,那就是芒種。芒種一到,小麥的籽粒就長勻長實了。我在農村生活了二十多年,對麥收前的準備工作了如指掌,人們常做的事是囤場。專門騰出一塊場地,清除雜草,用土填平,在其表面灑上水,然后鋪上一層麥秸,用石碾子滾軋一遍,用大掃帚將軋碎的麥秸掃起來晾曬,這就是囤場。
??? 囤場是一個全員參與的活動。那時候我們小孩子也放了麥假,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我們村的麥場集中在村后的一片空地上,附近是一個養魚池,由于池子很深,所以里面的積水常年不干,人們囤場就用這里面的水。老老少少都集中在養魚池邊,岸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水桶。女人們頭上包著一塊白毛巾,既能遮太陽又能擦汗。而男人們則穿短褲,光著上身,用發紫的肩頭擔著兩只水桶,邁著有力的步子,甩開臂膀,哼著小曲兒樂滋滋忙碌著。是呀,看著一望無垠的金色麥浪,那沉甸甸的穗子就是心頭閃爍的榮譽感和成就感。豐收在即,心里能不高興嗎?
??? 男人挑水,女人潑水,看女人們那嫻熟的動作:將水桶一把提起,身子一側,胳膊一掄,那水便如天女散花般地傾灑而出,半圓弧狀澆灌在地面上,所有的浮塵都變成了泥土,沒有了隨風狂舞的囂張。我們也跟著忙活著,將水舀子插進水桶亂攪合。整個現場一片忙碌,人們沉浸在熱火朝天的氣氛里。
??? 潑完水,人們動作麻利地撒麥秸。力氣大的將木叉往麥秸堆里一捅、一挑、一抖,大步流星地隨走隨撒,被水浸濕的地面很快變成了一張軟綿綿的大地毯,孩子們歡跳著追逐著吶喊著,也有的孩子就地做起了連滾帶翻地嬉戲表演,弄得頭上身上沾滿了碎麥秸。那些平時臥在槽前的老黃牛此時派上了用場,它們拉著圓圓的石柱在場里一圈圈碾來碾去,習慣性地甩著長長的尾巴驅趕屁股上沒完沒了尋釁滋事的蚊蠅。當撒在場上的麥秸在立砫的滾軋下嵌入潮濕的地表時,人們囤場的目的就達到了。
??? 當太陽帶著最后一抹殘紅身心疲憊地墜入地平線時,囤場也就進入了尾聲,人們收拾工具有說有笑地奔回各自的家門。 □董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