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二字,對我來說是那么熟悉又陌生,我的父親已離開我二十三年了,而在我的印象里,父親留給我的總是一個忙碌的身影。
我的父親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1948年參加工作,是有著四十年黨齡的老黨員,直到去世前,他還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著。父親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忙忙碌碌的身影。我與父親見面時間最多的是在他的辦公室里。每次都是母親做好飯讓我去辦公室里喊父親回家吃飯。
父親生前工作的單位是一個國營的建筑公司,那是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全國的經濟百廢待興,舉步創業時期,父親是單位的書記,身兼重任,事關全公司二三千人的生計問題。父親當時敢于創新,號召工人走出去,從濟南、天津等大城市找出路,工人們外出建造高樓大廈,振興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也解決了工人們的生活問題,一個不景氣的公司就被父親經營得井井有條,直到現在一些當時的工人們都念念不忘我的父親。
父親是位久經考驗的黨員干部。記得當時父親已查出糖尿病很嚴重了,但正趕上調一部分干部到各鄉鎮進行工作,父親竟隱瞞了自己的病情,去鄉鎮工作。當時的工作人員說,父親當時腳腫得上不了公共汽車,但愣是爬上汽車。去鄉鎮工作的時間里,由于當時的工作環境差,生活條件又不好,父親病情開始惡化,不得不住進醫院,可躺在病床上的父親仍然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工作。
在我記憶中,我從沒有給父親過過一個生日、節日。父親節快到了,我心中對父親充滿了思念。想起他生前的一幕幕仿佛就發生在昨天。父親在生活中、學習中對我們沒有太多的言語,但是他一直都在默默無聞地關心著我,支持著我。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不小心我被釘子扎傷了腳,連著打了好幾天針,沒法走路上學。那幾天都是父親用自行車推著我去上學。適逢炎夏,烈日當頭,我坐在自行車后面,看到的是汗水浸濕了的父親的汗衫,他艱難地向前走著。在父親的幫助下,我一天功課也沒耽擱。當我取得好成績時,父親總是微笑著對我點點頭。當時生活條件很艱苦,有一次父親外出回來給我捎回了一個小時鐘,聽說花了父親半個多月的生活費,被母親責怪了好長時間,我記得當時父親就講了一句話,“為了孩子能準時上學,值得買。”現在這只表一直被我珍藏著。
父親是雖然一位領導干部,但他從不搞特殊,對我們也是嚴格要求。母親整整干了三十多年臨時工,父親也沒有托人找關系幫母親轉正,直到現在母親談起父親的時候,常常說的一句話是“你父親太耿直了。”父親常教導我們凡事不要搞特殊,要靠自己,只有自己有真才實學,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腳跟。父親的言行是他一生中留給我的最寶貴財富。
□祝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