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良玉 通訊員 馮蕾
??? 欒兆祿是李家橋閘管所的所長,在這里工作了已經近30年。
??? 在這30年里,他和同事們幾乎沒有休過一天假,除了每天定時測量水位、報告水位外,他們主要負責起落閘的操作,“提供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時,需要我們提閘放水;遇到需要控制水位的時候,我們再落閘。”欒兆祿向我們介紹,“這個工作比較枯燥,重復性比較強,但是千萬馬虎不得,一旦沒有及時操作,很容易發生水災事故。每年的主汛期,我們每天會適時頻繁地提落閘,有時候一天提閘放水七八次,到凌晨兩三點鐘還得去操作。像去年8月份汛期,我們所5個同事每天24小時輪流值班,兩個小時就要報一次水情。由于我們這個閘位于高處,而且露天,遇到刮風下雨等惡劣天氣,還有一定的危險。遇到惡劣天氣時外接電不能正常使用,我們便使用自備發電機,需要用電瓶啟動,還會有一定的觸電危險。”去年汛期,老欒和同事騎摩托車巡查大堤,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摩托車行程達3000多公里。
??? “欒所長今年50多歲了,30年來常年吃住在所里,以所為家,他老伴也在所里擔任起了后勤人員,所以李家橋閘被我們稱為‘夫妻閘’,老欒很不容易啊!”閘管所工作人員說。
??? “咱既然干的是這一行,就得為閘管所站好每一班崗。”這是欒兆祿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而和家人一起過中秋、過春節成了老欒30年來的一個奢望。平日里,面對漫長的“戰線”,老欒也常常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我和同事們苦一點、累一點、委屈一點都沒啥,什么時候大家都能意識到這水來之不易,而是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黃河水’就好了!工作再難也要做,老百姓的飲水安全就是對咱水利人最大的回報!”老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