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接到中共菏澤市委辦公室電話:許光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11年12月20日逝世。震驚之余,我想起許多往事。
??? 許光同志先后任聊城地委宣傳部部長 (聊、德兩地區合并時期)、德州地委宣傳部部長、德州地委常委、德州市委書記、菏澤地委副書記等職。他在聊城地委任宣傳部部長時兼任《聊城日報》總編輯。那時我在《聊城日報》總編室工作,每天報紙大樣出來送地委書記、常委審閱。許光同志閱完后,總是不等總編室人員去取,便親自送到總編室,將他在大樣的改動處說一遍。特別對頭版看得仔細,甚至連標點符號、病句都給指出來。對于工農業、文教衛生等方面的重要稿子,該安排到一版的便安排到一版,在一版不合適的稿子就撤下來,對換上去的稿子逐一進行審定。
??? 1958年,浮夸、高產等“五風”正在盛行,機關黨委一位同志對我們編輯人員善意地說:“過去的報紙是十報九虛,貴報呢,是九還是一? ”我們總編曉得這一忠告時,更加注意報紙報道每件事的分寸,反復強調黨報的黨性原則,要注意改進文風,要按照毛主席提倡的“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撰寫稿件,而準確性又是根本的。 1959年秋季在全區冒出兩個“畝產五千斤縣”的消息,一些報刊記者便到這兩個縣寫報道、寫通訊,很快發表了“振奮人心的喜訊”。而許光同志卻派記者深入這兩個縣調查了解情況,在聽取記者匯報后,同編委會共同決定:《聊城日報》對這兩個“畝產五千斤縣”的典型不予報道,對其他報刊發的類似消息也不予轉載。這對于當時的氣候和個別領導來說是始料不及的。許光同志這一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抵制了“五風”,維護了黨報的聲譽,同時也深深教育了記者、編輯。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提高思想和理論水平,努力辦好報紙,使之成為反映群眾心聲的、群眾信賴的報紙。
???? ……
??? 許光同志雖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財富,是彌足珍貴的。
□姜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