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念更新,服務壁壘消除
十年來,文化惠民建設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設施,更有新的文化理念——公共文化服務只有堅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才能體現出公共文化的公共屬性。公共文化原本就是屬于你我他的。
從2003年起,杭州市圖書館就開始實行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圖書館對這些特殊讀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凈再閱讀。這一舉措推行以來,引起一些讀者的不滿。對此,館長楮樹青的回答是:“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選擇離開。”
文化應如陽光,平等地照耀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在公共文化服務面前,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職業、不分地位……所有人都是服務的對象。這既是崇高的目標,也是基本的要求。如今這一理念隨著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的免費開放而日益深入人心。
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2952個公共圖書館、3285個文化館、3413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個省級美術館實現了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據不完全統計,僅2011年3月至10月,全國各級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人次514.45萬,比2010年全年429.8萬人次增長19.7%,各級公共圖書館到館人次4.27億,比2010年全年3.28億增長30%。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公共文化機構,盡情享受文化的魅力。公共文化資源的社會效益成倍放大。
有外國觀察家認為: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將“盡快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寫進了全會的《決定》,為中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2.42億農民工的文化權益得到了中國最高領導層的關注,沒有什么比這一點更凸顯中國公共文化建設理念的進步。
近年來,文化部門以農民、進城務工人員、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崗失業人員、低收入人群、殘障人群等群體為目標,采取政府采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措施,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特殊群體傾斜。
與此同時,“三下鄉”、“送歡樂下基層”、“流動舞臺車”、“春雨工程”等文化惠民活動深入老少邊窮地區,哪里最需要文化知識,就到哪里去。在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在新疆阿克蘇邊境地區,在東海之濱孤島,在黑龍江最北的漠河……處處閃現著文藝家和文化志愿者的身影。
群眾想看演出,但高昂的票價令人卻步;劇團想演出,但演一場賠一場,如何持續?在目前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這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看似無解的問題,政府部門一旦轉變思路,就變得有解了。
陜西省渭南市通過政府大力扶持、大幅降低票價等措施,打造出一個特色鮮明的公益文化活動品牌——“周末一元劇場”。自2007年11月起,由渭南市秦腔劇團在每個周末組織一場以全本大戲為主的文藝節目,象征性地收取一元票價。渭南市政府按照每場3000元的標準,對“周末一元劇場”進行補貼。劇團獲得了生存保證,老百姓看得心滿意足,雙贏!
類似的文化惠民活動在中國各地已蔚然成風。江西的“相約春天”,河北的“高雅藝術下基層”、“太行情、老區行”,遼寧的“振興之歌”、“紅詩遼寧”……各成品牌、精彩紛呈。而更重要的是,各地政府把這視為應盡的責任,百姓把這看成應得的服務。“公共文化資源必須服務廣大群眾”的理念,已在人們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