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閻潤珍通訊員郭吉顯李夢嬌
去年9月份,作為第一批去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進行對口支援的衛生援助隊員之一,德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鑫的心情非常激動。“能為國家‘健康扶貧’這一民心舉措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王鑫對記者說道。這一年里,教學查房、學術講座、開展新手術、手術演示、參與卒中中心建設、下鄉義診……他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帶著囑托 他全身心援醫秀山
“兒子,只要組織上需要,就不能推辭,我們支持你,在秀山要好好工作。”“老公,父母和孩子交給我,你就放心去援醫吧,我支持你!”……有了父母妻兒的支持,王鑫沒有了后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援工作中。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是地理位置偏遠的山區,經濟落后,因病致貧的很多。雖然病魔無情,但國家有愛,通過對口支援,貧困地區的百姓也有機會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與服務。“國家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不僅把優秀醫療資源注入到這些地區,而且大幅提高貧困患者的報銷比例,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做到了從根本上幫助大家脫貧。”王鑫說。
擬定目標全面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
秀山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存在著許多短板、不足和不規范之處,王鑫作為副主任肩負著臨床醫療技術指導、科室的管理、發展及人才培養的重任。
為了更好地做好每項工作,王鑫針對科室的特點制定了整體工作計劃和方案,給自己擬定目標。“科室發展關鍵是提升技術水平,首先是對常見病腦出血、腦外傷患者的手術指征、手術方式、術中骨瓣復位與否的指征以及各類術后患者的管理進一步予以規范,再就是帶領科室人員對顱內腫瘤、椎管腫瘤及各類腦血管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加強學習。”王鑫說,神經外科的患者主要分為腦外傷、各類腦血管病以及各類顱內、脊髓腫瘤,死亡率和致殘率非常高,因此,作為醫生的他壓力也很大。從醫13年來,他每時每刻都牽掛著病人的病情變化,力爭做到最好。
關愛生命不放棄任何一個病人
呼吸心跳驟停、雙側瞳孔散大固定……一位小伙子被電擊從兩米高葡萄架上摔下來造成左枕騎跨橫竇的硬膜外血腫,危在旦夕。“只要病人有一線活的希望,作為醫生都不能放棄。”王鑫說。
由于家庭貧困,病人病情危重,了解到手術的風險很大且花費很高,病人父母一度要放棄治療,在王鑫的耐心勸說下,他們重拾信心,相信醫生的醫術。這類患者手術風險非常大,術中一旦“橫竇破裂,出血將會很洶涌,很有可能致命,但是搏一把總會有希望。”王鑫說。在王鑫的努力下,手術過程很順利,術后經過精心的治療,用了三周時間就完全康復出院了,沒有任何后遺癥。
為了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在王鑫的帶領下,科室開展了第一例煙霧病的顳肌貼敷+硬腦膜翻轉術。他全程參與介入中心的建設,并帶領開展全腦血管造影術、顱內動脈瘤栓塞術20余例,填補了秀山縣神經外科醫療技術的空白,讓偏遠山區群眾享受到了家門口的高效、優質、先進的醫療服務。
手把手帶教將技術扎根秀山
為了讓科室的醫生都掌握最先進的技術,王鑫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及個人意愿,為他們制定適合自身的學科發展大體方向,著手進行醫療人才培養。
每次教學查房、手術,王鑫都帶著年輕的醫師,根據每個病人的情況進行實戰宣教,手術中更是手把手指點,讓他們接觸目前神經外科領域發展的新動向及新技術,在他的努力下,科室人員的工作態度明顯改觀,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科室凝聚力明顯增強。在援醫期間,王鑫還多次到鄉鎮義診,向群眾普及神經外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科普知識,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神經外科疾病。工作之余他參加了秀山陽光愛心小組,資助了一批貧困生;還義務獻血兩次,共計800ml,把自己的熱血灑在了這片土地上。
這一年里,王鑫感受到了秀山人民淳樸而真摯的感情,病人們渴望健康的眼神和感激的眼神是他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