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是樂陵市胡家街道孟家社區地地道道的農民,如今,76歲的她又有了一個新身份——“農民畫家”。在8月10日舉辦的該市第三期農民畫培訓班結業展上,王秀英的作品《農家樂》受到廣泛好評。當天展出的50余幅作品全部出自農民之手。《古宅新裝》《豐樂富民》《棗鄉庭院》……一幅幅作品展現了當代樂陵新農村、新農業、新農民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風貌。
鄉村振興,文化為魂。樂陵市以百姓文化需求為導向,通過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愁根脈、涵育文明鄉風,推動鄉村文化繁榮興盛,讓鄉村文化“動起來、活起來”,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滋養。
傳承鄉村文脈筆尖畫出文化新產業
樂陵市丁塢鎮“古鎮楊盤”農民畫工作室內,每天都有附近七八個村30多位愛好書畫的農民前來寫字作畫。“原來村里人閑時愛打麻將、打撲克牌,自從有了農民畫工作室,大家每天準時來畫畫,畫室成了大家修身養性、溝通交流的新空間,村民的精神風貌和文明素質明顯提升。 ”丁塢鎮城后賈村村民賈希亮深有感觸地說。“文化養心養德。鄉村里眾多能寫會畫、多才多藝的農民,是鄉村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 ”樂陵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新局局長房紹良介紹。基于此,該市在“建育管”一體化中探索“以村民為主體,增強獲得感”的培養方式以點帶面推廣普及農民畫,把文化“種”進人心,相繼成立朱集鎮八里莊畫棗村、胡家街道孟家社區農民繪畫室、丁塢鎮“古鎮楊盤”農民畫工作室等10余個創作室,吸納會員300多人,開設農民畫培訓班3期,圍繞“中國畫棗村”特色品牌,推出以“棗鄉風情”和冀魯邊抗戰為主題的繪畫創作,并設立了“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樂陵寫生基地”。
留住鄉愁根脈記憶館激活文化新動力
走進樂陵市西段鄉西趙村的鄉村記憶館,老牛槽、電影放映機、縫紉機、織布機、花轎、耙子……500多件鄉土文化氣息濃厚的老物件陳列其中。“看到這些老物件,我好像又回到了兒時,看到奶奶盤坐在土炕上紡線的場景……這個記憶館,留住了我們村莊的根,也留住了我的心。 ”已在北京定居的張長云參觀后感慨地說,這些老物件,勾起了她濃濃的鄉情。
在樂陵,各種珍藏著鄉村記憶的記憶館是人們最流連忘返的地方。“中國文化的根在農村,挖掘和保護好傳統的地域文化,留住鄉愁,就是留住了鄉村文化的根和魂。 ”房紹良說。
基于這樣的認識,該市積極引導各鄉鎮街道圍繞各自特色,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建成至少一處具有當地文化底蘊特色的歷史文化展館。樂陵市朱集鎮借助金絲小棗主產區和原產地的區位資源優勢,建起了棗鄉記憶館;享有“中國帆布之鄉”美譽的寨頭堡鄉,依托帆布生產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優勢,建起了涵蓋紡織業發展歷程、鄉鎮歷史的帆布記憶館;因調料而聞名,素有“中國調味品第一鎮”美譽的楊安鎮則建起了調味品博物館;八里莊村還建起了中國畫棗村展覽館、東趙村建起了年畫館……目前,該市歷史文化展示平臺達50多處。
涵養文明鄉風新鄉賢引領文化新力量
從山西省晉中市公安局退休的黃炳林是樂陵市丁塢鎮黃家村人,本該安享晚年的他,一次次回鄉調查,核對落實了該村12位烈士名單,撰寫了《黃家村記憶》村史,挖掘出該村抗戰時期曾是八路軍主辦《烽火報》編印地之一的重要史實。
黃炳林是樂陵市丁塢鎮鄉賢之一。樂陵人才輩出,涌現大批名人、達人、好人、賢人。為充分發揮這些“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涵育文明鄉風,該市在社區(村)推行“一村一鄉賢”,每個社區(村)中至少推選出一名本地或在外工作、有道德、有能力、有威望、講奉獻的“新鄉賢”,參與家鄉文化建設。該市2254名新鄉賢情系家鄉,多襄善舉,為家鄉文化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樂陵鄉賢、外交部原副部長、外交學會原會長楊文昌將他出版的詩詞選集《日出東方是我家》贈送給家鄉,《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孫軼青將其珍藏的110幅書法精品和108方硯臺捐贈家鄉。
“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系鄉情的精神紐帶。成長于鄉土、奉獻于鄉里的‘鄉賢’逐漸成為村民價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的示范者和帶動者,是涵養新鄉風、引領新風尚、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力量。 ”樂陵市委書記樊廷雷說。
□李玉勝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