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右)給青年職工耐心講解。記者石秀秀攝
□本報記者石秀秀
4月29日,記者在德州齒輪有限公司機加三車間見到楊波時,他正在調整數控車床的參數,一邊調校一邊耐心地給車工楊帥講解。
工作27年來,楊波歷經了車床、剃齒、滾齒、插齒等全部工序,雖然現在是磨齒組組長,但他熟練掌握了每道工序的操作技巧,年年被評為公司先進工作者,今年還被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勤學苦練,剃滾插磨樣樣精
今年49歲的楊波,1992年職高畢業后進入當時的德州齒輪廠,當上了一名車工。
上崗后,他接觸的第一件事是磨刀。機電專業出身的楊波,從沒接觸過磨刀,他虛心向師傅請教,下班后自己又反復練。“磨刀的角度、刀槽的深淺、刀尖的高低都很有講究,刀磨好了能直接提升生產效率。”楊波說。經他手磨的車刀,刀刃鋒利耐損耗,加工產品數量大幅度提高。
根據工作安排,楊波又先后干過剃齒、滾齒、插齒等工序,每到一處都虛心向師傅請教、鉆研工藝,能熟練操作各種設備,同事們都稱他是“全能工”。
2012年10月,公司從德國引進了兩臺進口卡帕高精度磨齒機,楊波被抽調到磨齒組,跟著技術人員學習。每一步如何操作、參數怎么設定,他都一一記錄,反復揣摩,不懂就問,1個月后,他便能熟練操作。
第二年初,進口磨齒機正式應用到生產中。公司接到了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新產品試制訂單,最后一道工序要用高精度磨齒機磨齒。由于車間從未加工過類似高精度產品,對其削切參數、調整方式,無明確工藝依據。當時正在住院的楊波堅持出院,與磨齒組所有成員進行了數十次的反復測量、修改、調整,歷經4個小時,終于生產出了符合客戶要求的齒輪,保證了訂單如期交付。
主動革新,為公司降本增效
砂輪,是磨齒工序中最重要的組件,磨損到一定程度后必須更換。
在給長城汽車公司加工產品時,楊波注意到砂輪更換頻率很高,每月至少換3個, 1個砂輪價格近1萬元,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不僅如此,更換砂輪還導致怠工,耽誤半個班甚至一個班都不能生產。
“或許改變加工參數可以提高砂輪的使用壽命。 ”楊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由于機器是當時最先進的,參數也是廠家技術人員設定好的,雖然有疑慮卻也不敢輕易改動。于是,他利用下班時間,多次調整參數、驗證加工精度,通過不斷摸索積累,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調適出最佳加工參數,使1個砂輪加工量由原來的3000件增至5000件,提高了整體班組的加工效率。
使用在熱后硬車工序上的合金刀頭,經過楊波的革新、改進后也實現了降本增效。“這個刀頭是兩面刃,以前只用刀頭的一面,加工150件就需要更換。 ”楊波說,發現這個情況后,他嘗試用另一面加工,經多次調試獲得成功,不僅生產成本降了一半,生產效率也大幅提高。
近幾年來,楊波積極參與公司新產品試制生產,先后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關,提出工藝改進建議80余項。他還針對車間生產中的關鍵工序、瓶頸問題進行技術革新,年平均革新項目20多項,為企業增效100余萬元。
無私傳授,帶出多名業務骨干
剛到公司時,楊波的師傅王蘭洲耐心傳授機器操作、磨刀技巧經驗,讓他快速成長。現在,他也像自己的師傅那樣,將所有經驗對青年職工傾囊相授。“楊師傅經驗豐富,給我們指導時也十分耐心。我現在也能獨立調整設備參數了。 ”提起楊波對自己的指導,員工萬紅鳳十分感激,如今的她已經成長為公司的青年標兵。“楊工技術全面,車間新進的員工都會交給他來帶。幾年時間,已經為車間各工序培養出了十幾名主力,他所帶領的磨齒班組連續多年被公司評為先進班組。 ”機加三車間主任王玉棟對楊波連連稱贊。“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線工人,得到表彰更是一種激勵。 ”對于此次獲得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楊波說:“有了領導的支持和同事們的幫助,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績。今后,我將立足本職崗位,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更加精益求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