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指出,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抓緊解決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經過全國上下的艱苦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已經從“非常態”進入“常態化”階段,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然而,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境外輸入壓力不斷加大,經濟社會發展又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因此,如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面臨的又一次大考。
常態化防控仍需保持警惕。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呈現持續向好態勢:多地多天新增確診病例為零,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制,復工復產持續提速……然而,零新增不等于零風險,解封不等于解防,疫情防控仍然嚴峻且短期不會結束,必須繼續精準施策、緊盯短板,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在外防輸入方面,要進一步加強陸海口岸疫情防控,全面筑牢口岸、社區、村居等防疫防線,嚴格落實對所有入境人員都實施14天集中隔離的要求,最大限度減少境外輸入關聯本地病例;在內防輸出方面,要加強信息溝通共享和防控措施協調,抓好無癥狀感染者精準防控,筑牢社區防控安全屏障,堵住所有可能導致疫情反彈的漏洞。
常態化防控必須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隨著國際疫情的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為此,要在確保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千方百計創造有利于復工復產的條件,全力打通人流、物流、資金流堵點,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要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扶持,切實解決這些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使其穩得住、有發展;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積極擴大居民消費,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建設,形成供需良性互動。
常態化防控更需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在疫情防控的常態化階段,必須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利益問題,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要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加強糧食市場價格監測和監管,繼續做好豬肉、果蔬等副食品生產流通組織,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要強化對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適當提高城鄉低保、撫恤補助等保障標準,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員納入救助范圍,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發放臨時生活補貼,及時啟動相關價格補貼聯動機制;要提高失業保險保障水平,通過暢通申領渠道、加速線上經辦、擴大保障范圍等方式,確保失業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更好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
□臧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