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正值春種黃金期,在臨邑縣孟寺鎮馬保村的地頭上,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派駐孟寺鎮第一書記工作隊成員孫慶雷、張承祚、趙煥輝等人正帶領著村民栽苗澆水、覆膜保墑,在村內試驗田上種下了6500株甘蔗種苗。
“發展甘蔗產業,就是通過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馬保村的產業振興帶動村莊基層黨建、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項事業的持續發展。 ”孫慶雷說。
前期,為了弄清楚馬保村的土地是否適合種植甘蔗,第一書記工作隊的成員們對北方甘蔗種植情況進行了詳細地調研。他們通過利用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的科技、人才等資源優勢,以“北方甘蔗”為關鍵詞進行文獻資料檢索,還咨詢了齊魯工業大學的專家教授,詳細了解甘蔗產業的效益與前景。調查結果表明,在北方種植甘蔗不僅可行,而且經濟效益可觀、市場需求量大,是幫助農民增產增收的好途徑。同時,他們還與臨邑縣、成武縣、鄆城縣的甘蔗種植專業戶進行深入交流,學習種植技術,汲取成功經驗。
經過前期的調研和學習,第一書記們了解到北方甘蔗的種植時間基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當下正是種植甘蔗的最好時節。但由于北方甘蔗種苗較少,很難找到適合的甘蔗種苗。于是他們主動出擊,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到了曾在菏澤駐村的“戰友”,通過“戰友”的幫助,順利引進了1500棵青皮甘蔗苗和5000棵紅皮甘蔗苗。
找準了路子、備足了種苗,下一步就看栽種了。 4月初,一箱箱優質甘蔗種苗被運到了馬保村的地頭上,第一書記們嚴格按照種植要求和流程,選擇了村內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塊進行甘蔗栽種。“我們認真調研過,今年先進行試種,1畝地可以產1萬公斤的甘蔗,按照去年的批發價每公斤1.8元,每畝地可收入1.8萬元,比種植傳統作物收入高很多。此外,我們可以依托甘蔗林,發展旅游采摘和觀光,進一步擴大農民收入。 ”張承祚介紹。“為了讓甘蔗生長得更好,我們還進行了覆膜,讓土地更好地保濕保溫,這樣,甘蔗可在國慶節前上市。下一步,我們將吸納更多貧困群眾參與進來,帶動村集體增收和貧困群眾致富,讓村民過上更‘甜’的好日子。 ”孫慶雷說。
□本報記者袁芳本報通訊員焦政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