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園步行街效果圖
通訊員 榮振國 費志振
茶,蘊指輕扶紫砂斟,眾家聚,香茗謝知音。
在一磚一瓦都透著翰墨香的董子文化街,怎少得了讀書人最愛的茶。
董子園名茶街位于董子文化街二期,沙汪河蜿蜒穿過漢風唐韻的街區,名茶街靜靜的躺在河邊,初冬時節,沒有了蟬鳴蛙叫的喧囂,靜謐的環境讓人靜心沉思。
下午時分,群賢畢至,雖無曲水流觴之樂趣,卻有品茶論道之雅致。
初識
名茶街上有一個“中茶普洱”專賣店,店內迎門處懸掛一幅中堂,是畫家馬健先生作的《陸羽品茶圖》。兩側是一幅對子,寫的是“花前渴想相如露,竹下閑參陸羽經”,書者是書法家王始鈞先生。陸羽經即《茶經》——我國最早一部關于茶的著作,陸羽經即得名于其作者陸羽。
據《茶經》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且“早采為茶,晚采為茗”。我國是茶的發源地,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唐宋時茶文化盛行,如今,我國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催生茶文化飛躍發展。
茶的品種不同,其保健養生的功效也不同,因而,我們品茶喝茶,要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體質,因人、因時而宜。每年的春季,萬物生發,綠茶為佳。夏秋季一般喝青茶比較多,冬季一般是紅茶、普洱、安華黑茶等等。在一天中,上午綠茶,下午青茶,晚上紅茶或者普洱。這種喝茶習慣也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及冷暖交替,寒暑往來的規律。
“中茶普洱”店店長方果兒自小受家庭影響與茶結緣,大學就讀于長江大學農學院茶學專業,多年的熏陶和研學,與茶相關的話題都信手拈來。“喝茶最重要的是關注自我,關注內心的感受,不應被外部因素影響,靜得下心來喝茶,就靜得下心來反思自我。我們不一定要成為品茶的高人,卻可以成為平心靜氣的凡人。”交談間,從廊坊到德州開會的幾位客人到店喝茶,離開時不但帶走幾餅產品,而且相互加微信以便長期交流。方果兒說“在名茶街,以茶交友、以茶會友的情況不少。我有個北京客戶,每周都帶家人到德州來玩,孩子到澳德樂、減河游玩,家長到董子園喝茶、選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