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迫害,扣上 “右傾”帽子
到達山西后,傅子潔被分配到山西國民師范當教員。他工作很賣力氣,年年被評為學校的優秀教員、山西省模范教師。學校黨組織于1951年推薦傅子潔加入了民盟組織。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他積極投身抗美援朝的各項活動。他帶領學生走上街頭,宣傳“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道理,動員學生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并且動員女兒帶頭報名。但傅廣敏到達丹東后,志愿軍總部暫緩女兵入朝,傅廣敏無奈退伍回到山西太原。
就在傅子潔一心一意搞好教學,為新中國的建設拼命工作的時候,厄運再一次降臨到他的頭上。 1955年肅反運動開展的時候,原籍恩縣一位姓齊的工作人員在河北省衡水公安局工作。他的父親在恩縣曾當過土匪頭子,在傅子潔任恩縣縣長期間,被當時的抗日軍民鎮壓了。這位姓齊的工作人員對傅子潔恨之入骨。肅反運動開始后,他寫信給山西省公安廳,檢舉傅子潔在恩縣當縣長時有10條人命。太原市公安局立即拘捕了傅子潔。太原市公安局派專案組來山東恩縣調查核實,前后經歷1年時間,調查結論是查無此事。傅子潔無端蒙受不白之冤。他雖然被無罪釋放,補發1年的工資,恢復公職回到學校當教員,但在他的心里卻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他想不明白,為什么公安局可以隨便抓人?共產黨不是最講實事求是嗎?怎么對一個人的政治生命這樣不負責任。正是這些令人費解的疑問,為他在日后的政治運動中埋下了危險的種子。
1957年初,共產黨號召民主黨派和人民群眾向黨提意見,傅子潔便將自己在肅反運動中遭受的不白之冤向學校組織提出了意見。 1957年夏季之后,一小撮右派分子趁機向黨發起了進攻,要共產黨下臺。共產黨開始反擊,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右派運動開始了。那時每個單位都有 “右派”指標。在這場運動中,傅子潔被認為在運動中有右傾言論,被戴上歷史反革命的帽子,開除同盟會員資格,開除公職。遣送原籍管制勞動改造。
終回故土,沉冤昭雪
1958年春天,戴著歷史反革命的帽子的傅子潔又一次回到故鄉平原縣王打卦鄉郭家堂村。聽到村民們仍然按村里的輩份稱他傅子潔 “二爺爺”、 “二叔”、 “二哥”,傅子潔覺得村里人沒把他當 “外人”。他那顆飄忽不定的心漸漸地平靜下來。那時家鄉已經成立人民公社,村改為生產大隊。生產隊指派他到麥田地頭上看雞,他每天提個馬扎,手里拿著一根細長的竹竿,細心的看護著生產隊的麥田。他看到村里沒有幼兒園,小孩子們滿街跑,他就把這些孩子們集合在自己身邊,給他們講故事、教唱兒歌……
從1958年到 “文化大革命”前夕的這些年,對傅子潔說是相對平靜的。他終于有閑暇來閱讀身邊的那些藏書,做一點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盡管這些年農村生活很苦,常常吃不飽飯,可他以苦為樂。他批閱了歷史古典小說 《紅樓夢》,寫了幾萬字的評論文章。他寫詩作賦,贊美家鄉的馬頰河,贊美一望無垠的大平原,他詠菊、詠荷、賞月、聽蛙,寫下了大量的格律詩,抒發了他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記錄著對人生的感悟。
1966年春夏之交,一場史無前例的“文革”風暴襲來。 “文革”初期,經常有外地的紅衛兵、造反派來找傅子潔搞調查,如果不按照他們的要求說,就要遭拳打腳踢。不久,村里也有了造反派,他們要“破四舊”,便找到傅子潔這個地主兼歷史反革命分子。大會小會批,傅子潔只是在角落里站著一聲不吭。因傅子潔平時待人隨和,又沒有民憤,所以他少了許多皮肉之苦。可是最使他不能接受的是村里的造反派把他的藏書和字畫作為 “四舊”,從他家抄出滿滿的一馬車,其中不乏名人之作,如八大山人的 《蘭草》、畫作 《驢》,徐悲鴻的畫作 《馬》等。這些珍貴的歷史書畫被沒有文化的造反派們堆在一個大白菜窖里一把火燒為灰燼。傅子潔事先想讓兒子們把一些珍貴的書畫用塑料布包起來藏一藏,可孩子們害怕加重老爺子的 “罪行”,不敢把這些東西轉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書畫付之一炬。
1979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黨中央撥亂反正,在全國范圍內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各項政策。已到古稀之年的傅子潔聽聞激動得老淚縱橫。他提起筆給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彭真同志寫信,因為建國初期彭真曾在山西省委工作過,了解山西的情況。
不久,傅子潔收到了山西省為他平反的通知書,大體精神有五條:一是將傅子潔的農村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落戶山西省太原市;二是恢復公職作退休處理;三是補發1年的工資,從退休之日起按原工資的80%發給;四是享受公費醫療待遇;五是恢復其民盟黨籍,關系轉入山東省民盟,并由山東省民盟發放民盟通訊雜志等等。這些遲來的消息對傅子潔來說,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解放。但傅子潔最掛心的是 “文革”中抄走的書籍和字畫。經他和兒子多方問詢,縣政協主席孟昭鴻先生找到傅子潔,向他說明了情況, “文革”中被抄的書籍字畫都是村里的造反派所為,而且全部焚毀。縣領導對此深表歉意,并送上300元錢表示慰問。傅子潔欲哭無淚,他說: “這一頁就翻過去了,但愿我們的國家能夠永遠太平。”
傅子潔感謝黨和政府給了他新的政治生命。他清晨迎著旭日漫步在故鄉的機耕道上,放眼望去,麥浪滾滾,綠毯翻騰。頂花帶刺的黃瓜,掛滿枝蔓成串的葡萄,水溝兩旁搖曳的野花,大自然賦予的生命處處充滿著生機和活力。 “還是家鄉好!”這信念在傅子潔的心中油然而生。他謝絕了領導的關懷和子女們的孝心,毅然把戶口從山西太原遷回了平原,他仍是郭家堂村的一員。他囑咐子女們在他死后把他埋在故鄉的 “傅家墳”里,他要親眼看著故鄉越變越美,越來越強。
□傅廣經 口述 齊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