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大時,要求青年自覺踐行核心價值觀,人生的扣子一開始就要扣好。仔細琢磨,深刻領會,總書記的話,說的千真萬確。 1961年,17歲的我,在原禹城二中畢業后,正是在踐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基礎上,踏上了追夢的路,一步一個腳印走到鮮花盛開的今天。
??? 1961年春天,故鄉倫鎮暴雨成災。在水里撈谷子,撿高粱穗。上級救濟的地瓜干及母親用舊衣服在泰安肥城換來的糧食粒兒也很快吃光。一天三頓,我都捧著用草根、樹皮、玉米芯子做的漆黑又拿不成個的菜團子掉眼淚。父親看著我瘦得大腦瓜子像骷髏、肋骨像搓板、脖子只有三根筋的家伙,想著本村與我同齡、一個名叫狗蛋的小子,因饑餓在門口抓了把狗屎吃掉后而死的情景。這天晚上,他飽含熱淚地對我說:“遠兒,正好紅廟里村你姥娘去黑龍江858農場找你姨去,干脆你和她一塊去吧! ”還沒說完,他便哽咽起來:“北大荒……有糧食……能吃飽肚子……咱家確實……”他說不下去了。馬上就要背井離鄉闖關東去了,真想大哭一場。可是,不知哪來的一股勇氣,我一伸脖子咽下一口菜團子說:“好,爹,我去,我去,念了九年書了,總得找個用場……爹,我去,你放心……”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
??? 豈知,闖關東的路是那樣得艱辛、坎坷、曲折啊!這年8月13日一大早,十七歲的我扶著一雙小腳、彎腰駝背、白發蒼蒼、拄著拐棍、已經75歲的姥娘,出倫鎮北街,趟沒膝的深水,直奔王字莊火車站。因為洪水淹沒了路,只好試探著往火車鳴笛的方向走。姥娘盡管拄著一根比她高的柳木棍子,走了不到幾里地,就已摔了七八跤。當走到離火車站不遠、已經看到火車頭冒煙的時候,卻遇到只有一個獨木橋的水溝。姥娘不敢走獨木橋,瘦骨嶙峋的我又背不動她。此時,我用姥娘的拐棍試了試水深,大約一米左右。姥娘一看水不太深,拄著棍子就下去了。然后,我脫了衣服,雙手舉著干糧袋、被窩卷兒,還有一背包中學生的課本,扶著姥娘緊隨其后。幸好這天太陽很好,姥娘趟過水,在小樹林里換了衣服,就又上路了。然而,老天好像故意考驗我們的決心和意志。當我們一路摸爬滾打四十多里來到王字莊火車站時,工作人員告知該站已經沒有北去的火車了,禹城站晚上九點十分有一趟開往哈爾濱三棵樹的車,快點走,還趕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