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作為建國十周年獻禮工程之一的德州市招待所,一度成為德州最好的大飯店
新年頭一口吃餃子
沒有餃子不過年,老德州人對年三十的餃子和大年初一的餃子,格外重視。
“更歲交子”,新舊年在此時交替,餃子由此得名。年三十下午,孩子們放鞭炮的時候,也是主婦們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做出來。在德州,大年初一、初二的餃子也要在三十下午和晚上包出來。剁肉、切菜、調餡,家家戶戶的砧板聲,大街小巷的鞭炮聲,夾雜著或遠或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餃子一般包兩種餡。一是素的,大年初一頭一口,吃的就是它。寓意一年素素靜靜、平平安安。還有一說是這新年頭一口必須吃素,是為了體現在新的一年里要自律和凈化心靈。不管怎么樣,這素餡兒餃子倒是湊巧合了現代科學飲食。全素餃子的餡兒其實并不比肉餡兒便宜,道理很簡單,因為這餡兒的內容品種豐富,加工的方法不但精細,而且是各不相同,巧手的媳婦會讓素餡兒吃起來口感柔潤,而不至于渣渣粒粒的,一樣自然地融入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理念。素餡餃子一般要包上豆腐,吃著有福運,吉不可言。我家里有個老習慣一直留到今天,年初一的餃子里面,母親總要有一個包進個鋼镚,有一個包進個杏核,吃到的寓意新的一年“有錢”“有福”。
一種是肉餡的,初二開始吃。
年三十包的餃子叫團圓餃子,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忙活,其樂融融,意味著來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歡歡樂樂。老德州一些講究的人家,餃子包好后,以環形排列在蓋墊上,要蓋上一層黃表紙,再放上芝麻稈,叫做“驅邪避惡”,以防惡神偷餃子,因除夕夜丟餃子一年不吉利。除夕煮餃子時,每一蓋墊都不準全部下鍋,要留蓋墊中心部分,表示富富有余,同時,要燃放幾掛鞭炮,越響則認為越吉利。
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祥,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本報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